发布时间: 2025-08-04
作者:陈楚瑶 专利代理师
专利复审是因申请人对驳回决定不服而启动的救济程序。目前,专利复审有以下三种方式:普通复审程序、复审快速预审和复审优先审查。这三种复审方式在适用主体、适用条件、审查周期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以下内容是对这三种复审方式的详细介绍以及选择建议。
1、普通复审
1.1普通复审流程
专利申请人对驳回决定不服时,可以在收到驳回决定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向国知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提出复审请求。复审请求材料经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形式审查合格后,转交给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并由审查部门提出前置审查意见。
若审查部门同意撤销驳回决定,则复审和无效审理部不再进行合议审查。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根据前置审查意见作出复审决定,通知复审请求人,由审查部门继续进行审批程序。
若审查部门坚持驳回决定,则复审和无效审理部进行合议审查。合议组审查后作出驳回复审请求或撤销驳回的复审决定。决定撤销原驳回决定的,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应当将有关的案卷返回审查部门,继续进行审查程序。
1.2普通复审的适用主体没有特殊要求,个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专利申请主体均可提出普通复审请求。
1.3普通复审申请条件没有特殊要求,所有被驳回专利均可申请。
1.4普通复审周期通常为0.5至2年。
2、复审快速预审
2.1复审预审是什么
专利复审预审是专利申请人对驳回决定不服时,专利申请人在向国知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提出专利复审请求前,向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交复审请求材料进行预审的程序(部分保护中心无复审案预审业务)。预审通过后,专利申请人向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提出正式复审请求。对于已经向国知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提出专利复审请求的案件,可以在收到复审请求受理通知书之后,复审决定书之前,向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出复审预审请求。
专利复审预审旨在确保案件符合复审快速通道要求,进而缩短复审周期,达到加速目的。
2.2复审预审流程
专利申请人在对应的地方保护中心完成备案。
专利申请人向地方保护中心提交预审申请,预审通过后,地方保护中心发放《预审合格通知书》。专利申请人向国知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提出正式复审请求,预审员核验复审请求材料无误后由保护中心打标,打标后的请求案件进入国知局快速审查通道。
复审请求进入国知局后,能在快速通道下依次经过国知局形式审查、前置审查、合议组审查。
2.3复审预审的适用主体为在地方保护中心完成备案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个人申请主体不能提交预审备案。
2.4复审预审申请条件需要同时满足:
①备案主体注册地需要在明确支持专利复审请求快速预审服务的保护中心服务区域内;
②申请案件符合地方保护中心对于产业领域的要求;
③申请案件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定不得提交预审的情形以内(PCT申请、分案申请、保密审查申请)。
2.5复审预审周期通常为2至3个月。
3、复审优先审查
3.1复审优先审查是什么
专利复审优先审查是专利申请人对驳回决定不服时,专利申请人向国知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提出复审请求,专利申请人在复审请求缴费后至结案前,向国知局提出优先审查请求。
优先审查请求通过后,国知局将在随后的复审过程中予以优先处理。
3.2复审优先审查流程
专利申请人向国知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提出复审请求。在复审请求缴费后至结案前,向国知局提交《复审优先审查请求书》。
优先审查请求通过后,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对复审请求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复审请求及相关材料送交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若审查部门坚持驳回决定,则复审和无效审理部进行合议审查。合议组审查后作出驳回复审请求或撤销驳回的复审决定。
3.3复审优先审查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利复审案件,可以请求优先审查:
①涉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国家重点发展产业;
②涉及各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重点鼓励的产业;
③涉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且技术或者产品更新速度快;
④专利申请人或者复审请求人已经做好实施准备或者已经开始实施,或者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其发明创造;
⑤就相同主题首次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又向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提出申请的该中国首次申请;
⑥其他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优先审查的。
另外,同一申请人同日(仅指申请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又申请发明的,对于其中的发明专利申请一般不予优先审查。并且,除在实质审查或者初步审查程序中已经进行优先审查的专利复审案件外,优先审查请求书应当由国务院相关部门或者省级知识产权局签署推荐意见。
3.4复审优先审查的适用主体为符合优先审查条件的申请人,包括了个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专利申请主体。
3.5复审优先审查周期限定为自国知局同意优先审查日起7个月内结案。
4、普通复审程序、复审快速预审和复审优先审查三者的对比区别图
由上可知:
复审周期的结案速度排序如下:复审快速预审>复审优先审查>普通复审。具体的:
①普通复审对申请的主体和条件上并无特殊限制,但是复审周期较长。
②复审快速预审具有复审周期大幅缩短的优势,但是申请主体具有属地要求,且主体明确为在地方保护中心完成备案的企业。不仅如此,企业申请复审预审的专利申请还需要满足保护中心预审要求的技术领域。
③复审优先审查相比普通复审能够缩短复审周期,并且企业/个人均可申请,但是申请案件需要满足可请求优先审查的情况之一(国家重点产业、政府鼓励产业、互联网等领域及更新较快产品、已实施或面临侵权、涉及国家/公共利益等)。
因此,若申请主体为个人,并且想要缩短复审周期,可以考虑申请复审优先审查,但是需要确定申请案件是否能够满足请求优先审查的条件之一。若个人主体对专利复审时效没有特殊要求,则可以申请普通复审。
若申请主体为企业,并且需要缩短复审周期,可以优先考虑申请复审预审,但需确认申请主体是否满足预审备案要求,且申请案件是否能满足复审预审的可申请属地、领域要求。若不满足复审预审条件,则考虑申请复审优先审查,并明确申请案件是否能够满足请求优先审查的条件之一。若企业主体对专利复审时效没有特殊要求,则可以申请普通复审。
参考文献:
[1]《专利审查指南2023》
[2]专利复审案件的结案周期(2022)
[3]江苏省《专利复审请求预审规范》
[4]苏高知识产权公众号:案例:借助专利预审快速完成专利申请的审查程序和复审程序
[5]《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