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7-08
作者:刘春玲 专利代理师
在着手答复审查意见之前,仔细研读审查员的检索报告是确保答复质量的首要一步。检索报告不仅列出影响专利授权的对比文献(如X/Y类文献),还揭示了审查员的检索逻辑和对技术方案的理解。通过分析报告中的文献评级和检索策略,可精准定位争议点,避免无效争辩或盲目修改权利要求。
在《专利审查指南》中规定,“每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在被授予专利权前都应当进行检索。检索是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程序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其目的在于找出与申请的主题密切相关或者相关的现有技术中的对比文件,或者找出抵触申请文件和防止重复授权的文件,以确定申请的主题是否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或者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
“检索报告用于记载检索的结果,特别是记载构成相关现有技术的文件,以及与检索过程有关的检索记录信息。检索报告采用专利局规定的表格。审查员应当在检索报告中清楚地记载检索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主要检索式,包括检索的数据库以及在该数据库中执行的检索表达式(包括基本检索要素表达形式和逻辑运算符),准确列出由检索获得的对比文件以及对比文件与申请主题的相关程度,并且应当按照检索报告表格的要求完整地填写其他各项。”
那么,在答复专利审查意见前,查看一下专利检索报告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审查员的逻辑。通过检索报告中的对比文件(如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等),可以分析审查员的检索方向和重点,判断其是否遗漏了关键领域或误解了技术方案。
一份检索报告通常包括申请文件的基本信息、检索记录信息、相关专利文献、相关非专利文献的相关度评级,以及表格填写说明事项等信息。
1. 申请文件的基本信息一例
申请文件的基本信息如下图所示,一般记载了申请文件的申请号、申请日、申请人、最早的优先权日、权利要求项数、说明书段数和审查员确定的IPC分类号等信息。
2. 检索记录信息一例
下图是检索记录信息的一个示例,其中主要记录了审查员进行检索时所使用的检索数据库以及检索表达式。
从这份检索记录信息中可以解读出,JP2015214408A、US2019384280A1这两篇对比文件是审查员直接参考了同族专利的检索报告的检索结果而得来的;CN108646754A、CN109246663A、CN106094609A、CN107566494A这四篇对比文件是审查员通过制作检索表达式在专利局内部数据库中检索得来的检索结果;JP2009263057A是利用智能检索中的语义检索功能而检索得来的检索结果,其通过理解用户查询的深层含义,而非仅匹配字面关键词来提升结果相关性。
其中,在审查员通过制作检索式而检索得到的四篇对比文件中,可以看出,审查员至少制作了三种检索表达式对该申请的对比文件进行了检索。下面我们从结构的角度对具体的检索表达式进行解读。
在上记的检索记录信息中,文献“CN108646754A”表示所引用的对比文件,其是审查员通过执行后面记载的检索表达式,而在检索结果中选中的文献;
数字“173”表示该检索表达式所命中的文献的数量,字母“CNTXT”表示审查员所使用的检索系统中的检索数据库名称。即,审查员使用该检索式在数据库CNTXT中检索到了173条相关记录;
“((识别 10d 车) and ((距离 or 范围) s 识别 s (通讯 or 接收 or 发送 or 交互)) and (AGV or 台车 or 搬运车)) AND PD < 2019.03.12”表示审查员所使用的检索表达式。其中,在该检索表达式中,审查员对中文关键词进行了扩展并使用逻辑运算符“or”连接,并且除了运用常规的逻辑运算符之外,还运用了多种检索运算符。
其中,检索表达式中的()影响运算符的优先顺序,检索会优先执行括号中的表达式,该检索表达式通过括号可以拆解为以下四个检索块。
识别 10d 车:
“d”表示无序临近,具体地,“10d”表示“识别”与“车”两个关键词在文本中相邻不超过10个词,且无顺序限制。即,同时包含“识别”和“车”且以任意的先后顺序出现,且中间最多有10个字符串分割。
(距离 or 范围) s 识别 s (通讯 or 接收 or 发送 or 交互):
s运算符表示需要在同句(Sentence)内出现,即,左侧组“距离/范围”与“识别”在同一句子;“识别”与右侧组“通讯/接收/发送/交互”在同一句子。
AGV or 台车 or 搬运车:
是同义词扩展,表示可以是三个关键词中的任意一个。
PD < 2019.03.12:
表示检索的时间范围,PD表示专利公开日(Publication Date),即,对2019年3月12日前公开的文献进行检索。
并且,四个检索块之间通过逻辑运算符“and”连接,表示检索结果需要同时满足上面四个检索条件。
在上记检索记录信息中可以看出审查员使用了分类号与关键字结合的检索方式。其中,可以将逻辑表达式部分拆解为如下检索块。
H04w4/40/low/ic:
H04w4/40是被指定的国际专利分类号(IPC);/low表示在该分类号或低阶组中进行检索;/ic是字段标识符,表示在IPC分类号字段中检索。
H04w4/80/ic:
表示在IPC分类号H04W4/80中进行检索。
AGV or 自动搬运 or 无人搬运 or 台车:
是同义词扩展,表示可以是四个关键词中的任意一个。
识别:是技术特征关键词。
第二组检索表达式与第一组检索表达式同样都是通过逻辑运算符“and”连接,检索结果同样需要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检索条件,并且公开日也要满足规定的时间范围。
第三、四组的检索表达式相同,仅以第三组为例进行解读,其基本逻辑与第一组检索表达式类似,逻辑表达式部分大致可拆解为:“(AGV or 无人搬运车 or 穿梭车 or ((无人 or 自主) 2w 车)) s (终端 or 手机 or 平板) s (控制 or 发送指令)”和“(识别 or 获取) 10d (AGV or 无人搬运车 or 穿梭车 or ((无人 or 自主) 2w 车))”。
其中,在上记的检索表达式中,出现了运算符“2w”,“w”表示有序临近,具体地,“(无人 or 自主) 2w 车”则表示同时包含“无人/自主”和“车”且以正确的先后顺序出现,且中间最多有2个字符串分割。
非专利文献的检索记录信息的解读方式与上述专利文献的检索记录信息的解读方式相同,在此省略举例说明。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检索运算符因检索平台而异,以上仅是以一篇检索报告为例进行解读,不同的审查员对检索记录信息的记录方式有所不同,例如,(OR 无效,禁止,禁用,不可用,取消,中止,不允许)也表示同义词扩展,多个同义词之间用or连接。
3. 相关文献的相关度一例
上图为检索报告中相关专利文献的相关度评级的一个示例,关于相关专利文献、相关非专利文献的相关度评级,在检索报告中,审查员采用下列符号来表示对比文件与权利要求的关系:
X:单独影响权利要求的新颖性或创造性的文件;
Y:与检索报告中其他Y类文件组合后影响权利要求的创造性的文件;
A:背景技术文件,即反映权利要求的部分技术特征或者有关的现有技术的文件;
R:任何单位或个人在申请日向专利局提交的、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或专利申请文件;
P:中间文件,其公开日在申请的申请日与所要求的优先权日之间的文件,或者会导致需要核实该申请优先权的文件;
E:单独影响权利要求新颖性的抵触申请文件;
T:申请日或优先权日当天或之后公布的,可以对所要求保护发明的理论或原理提供清楚解释的文件,或者可显示出所要求保护发明的推理或事实不成立的文件;
L:除X、Y、A、R、P、E和T类文件之外的原因引用的文件。
上述类型的文件中,符号X、Y和A表示对比文件与申请的权利要求在内容上的相关程度;符号R和E同时表示对比文件与申请在时间上的关系和在内容上的相关程度;而符号P表示对比文件与申请在时间上的关系,其后应附带标明文件内容相关程度的符号X、Y、E或A,它属于在未核实优先权的情况下所作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