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7-05
作者:项青 专利分析师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逐步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为一项主攻方向和基本国策,力争在工业4.0时代占据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产权为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通过知识产权运营尤其是专利运营,运用知识资产参与市场竞争,可以将技术由静态层面空降到动态层面,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实现高新技术从“幕后”到“台前”的软着陆。
有效把握知识产权运营政策动向
我国知识产权运营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立法和运营也越来越重视,从近年来颁布的各项有利政策,例如《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要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就可见一斑。
以“专利运营”为例,虽然国外的学界和实务界一直未对其内涵予以明确定义,但是专利运营也并非新生事物,比如美国高智公司从2000年开始把专利当作一种产业来运营获利,威斯康星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则以技术转移来进行专利运营,均取得了成功。2014年4月,我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企业专利运营指南》,首次在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将“专利运营”界定为“通过对专利或专利申请进行管理,促进专利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实现专利技术价值或者效能的活动。”另外,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业以及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维度均进行了相关政策推进,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知识产权运营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政策环境,也为技术创新的市场化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我国知识产权运营相关政策大事记
合理选择专利运营战略
2018年3月,美国又一次针对中国开展301调查,特朗普政府宣布“因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中国商品征收500亿美元关税,并实施投资限制”,美国对中国征税领域包括高性能医疗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农机设备、工业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产品和高铁装备等高新技术领域,剑指“中国制造2025”;2018年4月,美国商务部禁止美国科技公司在7年内向中国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售零部件,在裁决宣布后,中兴通讯关闭了大部分生产,甚至面临高达13亿美元的罚款。
虽然目前中美贸易争端暂时和解,中兴通讯的处罚被重新考虑,但是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中国核心技术的短板,尤其是高端芯片。我们更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形势,并在战略上做好谋划布局。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因此必须构筑更为强大的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体系,提升“走出去”企业的维权能力。
结合技术创新、市场和法律三重属性的专利运营,成为服务和支撑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探索。在选择专利运营战略时,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和中国国情,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实行跟踪和跨越相结合的策略。在吃透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通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布局问题的同时,积极将弱势变为强项。
在专利布局、防御和应对专利纠纷方面,企业之间还可以构成产业联盟,如果产业联盟内的一家企业与国外企业发生专利纠纷,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使用专利池中的相关专利去应诉,在应诉成功后,给予专利权人一定的经济回报,这样也实现了专利的市场价值。
相信在新的商业环境中,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主动从“幕后”走到“台前”,而针对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的专利运营也必将成为企业间角力的一种常态。